2019年8月遴选考试热点汇总【遴选笔试/面试热点】

阅读次数:编辑发布:安徽公考网发布时间:2019-09-08 18:03:41[ 字体:   ]

2019年8月遴选考试热点汇总【遴选笔试/面试热点】由安徽公考网整理发布,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ahgkpx)订阅安徽公考资讯。需要备考资料、政策答疑、考试交流群请加下列微信群:

进群二维码

   【导读】安徽公考网安徽公考网[安徽人事考试网] 网站编辑为您整理发布关于合肥市2019年考试录用公务员资格复审的通知。2019安徽遴选考试交流群: 654498803 掌握最新资讯-信息永远比官网快!关注安徽公考网官方微信号:ahgkpx 招考信息早知晓!更多备考资料领取和答疑咨询老师微信号:19856553113

 

一、历时6年,五粮液诉“九粮液”等侵权案件终于胜诉

“傍名牌”曾经一度是很多中小品牌迅速崛起的“捷径”,这让很多品牌不得不预防性地注册很多与本品牌相似的商标。日前,经最高人民法院再审判决,“九粮液”“九粮春”等产品的行为被认定为侵犯“五粮液”“五粮春”所享有的商标专用权,前者立即停产并赔偿损失。历时6年,经历一审、二审以及最高院再审,五粮液诉“九粮液”等侵权案件终于胜诉。

一直以来,类似“九粮液”这样的傍名牌行为层出不穷,尽管被侵权企业每每主张权益,但成功维权的并不多。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是市场上“傍名牌”行为屡禁不止的深层原因。除了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外,维权企业往往还要面对很多门槛,比如取证问题,一般侵权小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过程都十分隐蔽,追根溯源十分困难。另外,出于地方保护的原因,很多地方政府对于市场上的商标侵权行为,往往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缺乏足够的治理动力,这也导致维权企业胜诉难。

此番最高院认定“九粮液”侵权,无疑释放出一个积极的信号,具有十分清晰的导向意义。这不仅会加大侵权者的违法成本,也会给基层法院一个正向激励,即法律要旗帜鲜明地保护知识产权,依法斩断各种“傍名牌”,制止恶意模仿、混淆行为,维护市场主体之间的良性竞争,本来就是法律的责任。当然,除了让法律发挥保护和惩罚作用之外,地方市场监管部门也要主动作为,从源头开始治理,共同打造一个清朗的市场环境。

二、保时捷女司机打人反被打,背后牵出“猫腻”

7月30日发生在重庆的“保时捷女司机打人事件”在网络着实大火了一把。事件起因女司机违规掉头与正常行驶的男司机发生冲突,女子先出手给男司机一耳光,男子也反手扇了该女子一耳光,女子的帽子也被扇飞。另有视频显示,女子存在驾车戴帽、穿高跟鞋等妨碍安全行车的行为,女子现场还扬言“我在渝北飙车是出了名的,红灯我全部都是闯,我打个电话全改”;加之男司机接受媒体采访在向对方表达歉意的同时,还称“当时对方说了很多话,让我很害怕”。引发网友诸多猜测。

随着事情的发酵,保时捷女司机及其丈夫的大量信息被曝光。8月12日下午,重庆市公安局对“保时捷女车主夫妇调查处理情况”进行了通报。通报显示,李月之夫、重庆渝北区公安分局石船派出所所长童小华被组织上决定免职,并予以立案调查。看到这里,关注的朋友可能会想起“严书记事件”。去年5月,一张幼儿园微信群截图在互联网上疯传。截图里,一名家长要求老师当着所有师生给自家孩子道歉,否则就要通知领导给她解释,“你对严书记的女儿说这话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可谓十足“霸气”。最后,这位四川省广安市委原副书记严春风,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60万元。严书记一事还出现在某地的遴选考试题中!

“严书记”落马,“童所长”被查,看似是夫人偶发事件的“实力坑夫”。但偶然中是必然。习总书记说: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领导家人威风八面的底气何来?来自纵容包庇,来自视而不见,来自蓄意而为。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邪魅狂狷”,家人有问题,领导干部往往是“共犯”。所以总书记曾多次告诫: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防止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防止身边人把自己“拉下水”。欲保“大家”平安,先从“小家”做起!

三、“掐尖儿”式招生盛行,如何还教育以公平?

据报道,一些地方的中小学生家长反映,有的中学在小学升初中过程中,通过校外培训机构组织考试选拔。学校的“掐尖儿”式招生,迫使小学生在四五年级就参加各种课外班,校外补课之风盛行。有学生家长向当地教育部门反映学校违规考试“掐尖儿”问题,教育局只是一句“经询问,学校未组织考试”万金油式回复,无法让公众信服。

推进教育公平,是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教育政策的重要内容。如果说个人奋斗是人生出彩的基石,那么捍卫教育公平就是捍卫基石下面的地基。“掐尖儿”式招生,扰乱入学秩序、破坏教育生态、违背教育公平。早在今年年初,教育部办公厅就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明确“严禁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社会培训机构自行组织的各类考试结果”“严禁提前组织招生,变相‘掐尖’选生源”等纪律要求。

响鼓重槌保障教育公平,应有踏石留印的落实举措,配以雷霆万钧的问责兜底。保障招生公平、教育公平,教育部门担负着不可推卸的主体责任。部分教育部门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掩耳盗铃、阴奉阳违、为官不为等失职失责问题,必须严肃追责,一查到底,绝不姑息。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决定民族未来,关乎人心天平,教育领域的蝴蝶振翅,足以牵动全社会的呼吸。招考公平需要捍卫,教育公平不容侵犯。

四、农民西瓜被偷倒赔偷瓜者300元

7月29日,淇县一瓜农庞某的西瓜被宋某与其女儿耿某偷走,庞某在追赶骑电动车的两人时,致使三人同时摔倒,耿某双膝盖擦伤。民警处警后进行了询问,因西瓜价值小,情节显著轻微,对宋某及其女儿的行为进行了批评教育。同时考虑到宋某及其女儿受伤,即进行了现场调解,庞某赔偿宋某伤情300元钱。此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起网友热议。有网民评论,小偷公然主动报警并获赔300元,“抽了法律的脸”。

“不问自取就是偷”,这是连孩子都懂的道理;瓜农有权保卫自己的财产,这也是《刑法》赋予公民正当防卫权利的应有之义。没受过专业法律训练的网民都能一眼看出是非曲直,为何个别基层民警却做出“偷西瓜案值小不予追究,抓小偷致人受伤是重大过错”的判断?为何淇县公安局在两天前的通报中,也在继续这种“糊涂断案”操作?这种错乱在一些基层执法中并非孤例。谁会“折腾”谁有理,谁的嗓门大谁有理,谁身上有伤谁有理,谁出血谁有理……各种“糊涂断案”案例严重侵蚀了执法的公正性,也把该用法律厘定的是非变成了由法律之外的因素决定,而事实、法律则被放到了一边。

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获得感、安全感,是从个案中获得的;人们对社会规则的态度,也因一个个具体事件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鹤壁“西瓜案”得到纠正,“乱断西瓜案”的派出所责任民警被处理,维护了公平正义,值得充分肯定。进一步,各地执法部门都要举一反三,梳理、排查、防范基层执法中与法律相悖、与民心相违的“和稀泥”“糊涂断案”,切实守护公平正义。

五、“摸鱼式加班”你怎么看?

近日,网络上有人对一种“加班文化”作出总结:摸鱼式加班,意思就是领导没有下班,员工也不能提前离开。对此,很多员工都表示,“虽然反感,但很无奈”。他们对这种摸鱼式加班没什么大惊小怪,因为大多数企业都存在这个问题,“只是严重程度不同而已”。

从工作量大时偶尔“加班”,到“加班”成为一种企业文化,再到现在的“摸鱼式加班”,加班二字,在悄悄变味,逐渐被附着上 “员工管理”“工作积极性”等所谓的职场意义。对于那些能够按时高效完成工作的员工而言,准时下班却只能落得个“不积极”的评价,还不如跟大家保持步伐一致,拖拖拉拉混一天,久而久之,工作积极性难免受打击;对于那些本就效率不高、积极性不强的员工来说,加班为他们“摸鱼”找到了最好的借口,长期等着“以苦劳换功劳”,哪儿还有自我提升的动力?至于企业,若是将“摸鱼”当“加班”来鼓励,那么就只能收获“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员工,工作未必有提升,怨言却可能不会少,最终只会导致员工的“离心力”与日俱增。

除了“摸鱼式加班”,“朋友圈办公”“微信群加班”也都是换汤不换药,无不是形式主义加班的体现。要从根本上治理好这类问题,还得制定更为科学的考评机制。要真正做到将员工的完成质量和工作效率作为对其工作的考核标准,而不单单是以领导印象、加班签到表作为评价员工工作的依据。唯有如此,方能激励更多人高质高效地完成工作。

六、悲情营销当适可而止!

先是山西运城果业发展中心办公室主任王海霞因涉及“临猗苹果滞销悲情营销”事件,作为典型案例被纪委曝光;再到陕西礼泉县政府公开澄清,网传礼泉甜桃滞销过于夸张,视频为外地电商为博同情促销……近期,悲情营销事件接二连三曝光,引发新一轮信任危机。

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如果使用得当会产生令人震惊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而一旦被用于歪门邪道,其造成的危害也会被极度放大。在各地频繁出现的悲情营销事件中,部分电商平台为达到营销目的以贩卖悲情的方式销售产品,不断透支着人们的同情心和爱心,伤害消费者的知情权,甚至威胁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这种杀鸡取卵、饮鸩止渴式的营销模式,不仅不利于当地产品给人留下好印象,甚至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效果,当“狼来了”次数多了以后,伤害的就是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们。

贵州毕节的赫章县,曾经是一毛不拔、交通不便的赤贫之地,可如今他们的苹果成了畅销品,还挂在树上就早已被预订一空,靠的不是人们对贫困地区的同情,而是其他产区苹果所不具备的品质。唯有提高产品质量,帮助果农真正扩宽销售渠道,才能让用户把高质量的标签和产品联系起来,建立产品忠诚。没有过硬的产品质量,没有畅通的销售渠道,再悲情的故事都会有没人买单的那天,再美好的谎言都会有被戳破的时候。

七、乔家大院被取消5A级景区资质

前不久,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公告,对7家质量严重不达标或存在严重问题的5A级旅游景区予以处理。其中,山西省晋中市乔家大院被取消5A级景区资质。随后,乔家大院旅游区管理处发布公告称,为尽快完成整改,8月7日至16日乔家大院暂停运营。

乔家大院之“痛”,可说是全国一些知名景区的通病。这些年来,很多景区不断完善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在更好满足游客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有一些景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有的动辄打着“全国独家”“世界首创”的宣传旗号,实则粗制滥造,游览体验不佳;有的“软件”跟不上,安全管理不到位、市场秩序混乱,让游客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凡此种种,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出游体验,也对A级景区规范管理提出挑战。

由于以前景区评级管理缺少退出机制,A级景区成了“终身制”,一些景区申报A级景区时,不惜投入巨额资源,申报成功、拿到“金招牌”后,就180度大转弯,把游客体验抛之脑后。旅游主管部门对A级景区开出“有进有出”的药方,可谓是对症下药,让这些急功近利的景区不能再钻空子。对于景区来说,评级不是终点,而是继续完善服务的起点。评级越高,就要越重视把功夫做在平时,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如此才能继续捧着A级景区这个“金饭碗”。

八、该给政务新媒体挤挤水分了!

近日,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对36个省级部门、11个市州政府的128个政务新媒体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全面核查。结果显示,有3类问题异常突出。分别为:政务新媒体开设种类繁多,同一平台重复开设情况不同程度存在;政务新媒体内容更新不及时,个别政务新媒体账号甚至成为“僵尸”“睡眠”账号;互动功能有待进一步提升。抽查中绝大部分政务新媒体互动功能不完善,日常运行管理中互动较少。其中,多家单位账号未设置互动功能。

政务新媒体出现这些“老问题”,原因何在?一是重建设轻维护。发展政务新媒体,当下俨然成了各级政府和单位的“硬性要求”,但相当一部分可能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指标,或者追一下“时髦”就“一哄而上”。后续维护问题没有纳入正常的管理和投入安排之中,变成了“注册了再说”。二是重数量轻质量。政务新媒体的考核不乏有重数量而轻质量的倾向,一些单位往往重复注册多个账号,甚至以此来争取更多的资源乃至编制,而对于后期的运营状况缺乏常态化的跟踪考核。

政务新媒体怎么开,多少合适,说到底还是要以民众的需求为导向。一些单位的政务新媒体四处开花,表面看异常繁荣,但实质上既浪费了运营成本,也构成对用户的信息干扰。应该看到,政务新媒体是政府服务的一种延伸,方便性和权威性都应该兼具。去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一个单位原则上在同一平台只开设一个政务新媒体账号,对功能相近、用户关注度和利用率低的政务新媒体要清理整合,确属无力维护的要坚决关停。以此而言,重复开设、更新不及时、互动功能不足的政务新媒体生态,也是该挤挤水分了。

九、“冷衙门”现巨贪

人民防空办公室,在人们的印象中有些神秘。其实,人民防空离我们并不遥远,每栋高楼都有的地下车库,每个城市都会有的地下商场,平时也许都是用作商用,让人感觉稀松平常,可到了战时它们就是救急救命、决定生死的防空设施。这些专用防空设施的规划、审批和管理就是人民防空部门在做。《检察日报》近日刊文《“冷衙门”现巨贪:索贿千万存“小金库”,养鱼养狗都从中拿钱》介绍了湖南省郴州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原党组书记、主任白广华的贪腐“事迹”,指出人防办这样的“冷衙门”并非一方净土。

负责开发利用和管理已建人民防空工程,负责管理人民防空平战结合工作,对已建人民防空工程设施进行开发利用和管理,是各地人防办的重要职能之一。由于公众对它都不太熟悉,拥有规模庞大的人防工程审批管理权的人防办,属于典型的“冷衙门”。但在很多时候,这一部门可以说是炙手可热的,很容易成为被开发商、供应商“围猎”的对象。根据相关规定,达到一定规模的民用建筑,在项目立项过程中,必须经过人防办的审批才能动工。民用建筑到达一定的规模时,应当修建防空地下室或根据相应规模向国家缴纳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权力一旦有现实需求,便有了寻租的空间和条件。

人防办掌管的国家和人民的“地下长城”,这上面生了“蛀虫”,那侵蚀的可能就是空防工程的根基,那是广大民众在危险到来之时赖以自保的生命线。因此,地方人防系统的腐败问题要比其它领域的贪腐行为危害更大,必须对此保持零容忍,做到发现一起,严惩不贷,而且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同时这也启示人们,“冷衙门”、小部门也可能成为贪腐重灾区,不对于其它类似部门及其官员,也应给予有力监督和制约,防止形成权力走私的汹涌暗流。

十、“集赞减罚”陷争议,你怎么看?

“本人涉嫌店外经营,已承认错误,积极整改。瓯海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念是初犯,借本人朋友圈向大家宣传:请勿店外经营,保持城市环境。” 媒体报道,8月19日,浙江温州瓯海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对一起商户店外经营行为采取“集赞减罚”,商家在朋友圈发消息并集齐20个赞后就可减轻处罚。

人们对“集赞减罚”持两种观点。赞成者认为,这些违法违章行为本身因为法不责众而很难治理,引入朋友圈示众式的惩戒,一方面能够通过熟人社交的围观压力,让当事人改正错误;另一方面也可以形成有效的宣传,起到正面警示作用。反对者认为,“集赞减罚”合情但不合法。朋友圈本身是相对私密的空间,用“法外之举”来矫治违法违章,难免会有缺少法律依据的嫌疑。而且像温州此次采用的弹性减免,集赞达到规定数量可以减免10%~50%的罚金,浮动空间不小,如此大的自由裁量权也未必合适。

这种“集赞减罚”的执法方式并非温州首创,江苏连云港、广州番禺等地去年就曾试行类似的创新举措,且适用范围不只是市容整治、城管执法领域,对一些比较常见的其他违法违章问题,如闯红灯、车辆逆行等,“集赞减罚”也被当作一种治理新招。在对轻微违法违章的治理容易陷入疲态的情况下,“集赞减罚”的确是值得一试的好方法。要想免遭质疑,关键在于,一方面必须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只能将此种法外惩戒当作一种补充选项而非强制操作,避免对私密的社交空间造成侵犯。另一方面,对“集赞减罚”的具体减免规则需透明化,减少自由裁量的空间。如果执法流程能够更完善,规则更透明,那么“集赞减罚”的创新举动才能够换来更多的支持。

十一、北大退档河南贫困县考生

近日,北大因三次退档河南贫困县考生而身陷舆论漩涡。北大在退档理由中写道:“高考成绩过低,根据我校教学难度,若录取该生,考生入校后极有可能因完不成学业被退学,本着以人为本,为考生负责的态度,特向贵办申请退档。”8月11日,北大回应称,招生办公室的退档理由不成立,北大将按程序申请补录河南已退档的两名考生。事件曝光后,北大退档理由引发一边倒的批评之声,舆情高热。

此事件媒体和网民各抒己见,在舆论场上形成了关于“教育公平、规则公平、学生权益和招生自主性”等方面的大讨论。特别是在教育公平方面,舆论认为,“国家专项计划”让贫寒学子有了更多改变命运的机会,是教育扶贫的精准体现,也是教育公平的题中之义,名校更应该在支持教育扶贫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做出表率,体现担当。

程序公平是基础,既然定下的招生规则就应该照章办事。《人民日报》在评论文章中写道: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尽人皆知的俗语,今天依然发人深省。在现代社会的文明肌体中,规则就是筋和骨。有了明确的规则,才能框定人们的行动边界。从楼道里“不准倒垃圾”的告示,到教育政策规制,只有规则才能成为现代社会正常运转的“润滑剂”。也只有通过培育人们的规则意识和守则能力,才能推动我们的社会向着有序、文明的方向挺进。不过,从此事可以看出,用一本线去设定执行国家专项计划的一本高校本身不够精准,未来,或许应该提升政策的精准性,无论是报考条件还是录取条件,都需要分层考量。只有政策不断革新,才能真正彰显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