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安徽合肥市直遴选笔试真题之综合写作题

阅读次数:编辑发布:安徽公考网发布时间:2017-09-21 08:46:34[ 字体:   ]

2017安徽合肥市直遴选笔试真题之综合写作题由安徽公考网整理发布,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ahgkpx)订阅安徽公考资讯。需要备考资料、政策答疑、考试交流群请加下列微信群:

进群二维码

【导读】安徽公考网安徽公考网[安徽人事考试网网站编辑为您整理发布关于招聘考试信息、考试资料、考试辅导,致力帮助考生积极备考。2017安徽遴选密卷群:654498803 掌握最新资讯-信息永远比官网快!关注安徽公考网官方微信号:ahgkpx 招考信息早知晓!

 

2017安徽合肥市直遴选笔试真题之综合写作题

  五、综合写作 

材料1:日前,有媒体报道称林州市政府在网上发文征求民意:如果“林州市”改为“红旗渠市”,是否也能像大庸改成张家界一样给当地人民带来不争的红利?此事一出,支持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当地政府表示,此事目前尚处于初步阶段,具体情况还要看市里部署。有观点称,一个地方名称的更改,是包括历史、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城市管理者需谨慎对待。 

近些年来,将地方知名度较高的自然景观、人文工程改作城市名称的城市的确不在少数,比如,改名“香格里拉县”的云南中甸县、改名为“九寨沟县”的四川南坪县等等。但这些地方的“出名”,很难说是改名带来的直接结果,而是九寨沟等景点本身已有较高的知名度,并不因为城市更名而产生更大的集聚效应。某种程度上讲,城市“改名”的冲动和前些年一些地方争夺“名人故里”“傍名人”的做法如初一辙,至少从目前来看,真正从中得到了实惠的并没有多少。(材料内容由安徽公考网遴选根据学员非考试原材料。) 

应当承认,希望借助“改名”带动城市发展,并就此事征求民意,当地政府确实是动了脑筋、花了心思,也算是真诚与民众沟通。但城市改名不同于个人姓名的更改,个人姓名的更改尚且牵涉到户籍、身份、工作和生活等方方面面,而作为一级行政单位的城市更名,则不仅给当地数十万,上百万居民户籍身份信息等带来影响,更将对涉及该城市的所有公告管理、公共事务带来全方位的影响,光是地理标识的更换就是一笔不菲的支出,而设计上百万居民个人证件信息的更高,又将由谁来买单?花心思是应该的,但不能盲目,不能走歪路偏道。所以,对于这样一项“改一名而动全市”的设想,不能不谨慎考量、权衡利弊。 

城市的发展仅仅靠“名气”驱动是不够的。一些城市拥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这当然是一笔很好的财富。但即便“名声在外”,城市发展也应当多修“内功”,才能相得益彰。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只有正真把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民生改善作为硬性指标和发展目的,才能为当地民众带来福祉。换句话说,城市发展不在于面子多么漂亮、名声多么响亮,而在于城市是否有高质量的发展,百姓能不能得实质上的幸福。在原有的城市积累之上,更加合理的产业布局、更加良性的就业机制、更加友好的居住环境,才是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重视城市品牌形象建设值得肯定,但城市品牌形象不会是该两个字那么简单。名气再大,如果城市的公共设施硬件和发展环境软件跟不上,“名声大燥”也可能“瞬间沉寂”。笔者相信,创造了“红旗渠”时代精神的城市和人们,一定能有超越千人的勇气和智慧,在区域发展和转型升级中找到适合自身特色资源的内在发展机会。只要不把目光局限在“改名”上,而是把劲头使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改革进去上,使在“攻成不必在我”的长远谋划上,就一定能把普通招牌做成金字塔招牌,他一定能从中领悟到城市发展的真谛。 

材料2:在2015年人民论坛发起的问卷调查中,当问及“您与干部打交道办事时是否有过’有官不为’”的切身体验”时,71.7%的受访者选择了“经常感受到”,26%的受访者选择了“偶尔”,仅有2.3%的受访者选择了“没有感受过”。可见,“有官不为”的“懒政”现象仍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官员旧秩序的陋习依然存在。 

“什么样的干部行为称得上’有官不为’”的调查中,“推卸责任,善于’打太极’”、“欺上瞒下,遇事’和稀泥’”、“求稳怕乱,忙于’做样子’”位列前三。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公众都遇到过这几类干部。一些掌握行政审批权的职能部门的干部,借严格执行“八项规定”之名,礼不敢收、饭不敢吃,但该做的事也不认真做,对职责范围内之事推诿扯皮,变着法子找借口绕道走、“打太极”,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但事仍然难办成。此前曾有媒体报道某基层单位和乡镇的纪委一年内查办的按键的数量为零,对腐败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欺上瞒下“和稀泥”,绞尽脑汁不办事,少办事。也有的干部习惯“一张报纸一包烟,优哉游哉过一天”,习惯听汇报、走过场,不爱下基层,忙于“做样子”,仅在一些表面工作上下力气,领导看到的就为,领导看不到的则不为。这些都是干部不愿担当、不敢作为的典型表现,长此以往既有损干群关系,也将为改革发展带来无穷后患。 

材料3:“屁股下面坐的不是豪车,而是一座活火山!”这样一句出自基层官员的感慨,让我们不得不正视公车问题的凸显。长期以来,地方超标豪华公车泛滥,公车私用现象屡禁不止,大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态势。在眼下这个“汽车时代”,领导干部似乎离开车就走不了路,走几步路就困了。 

据不完全统计,全面深化改革之前“公车公用、私用、司机用各占1/3,公车只有1/3用于公务,公车不’公’”的现象较为普遍”①。当前公车改革措施强硬,侵犯了个别当权者的利益,一些干部以无车为由少下乡或不下乡,这无疑是对之前公车不“公”现象伤害群众感情的进行时,这深刻反映了当前某些干部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缺失的问题。我们的父辈祖辈,物资相当匮乏,革命先辈也能徒步走完两万五千里长征,在沂蒙山区“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土货不出,外货不入”的艰苦条件下革命先辈照样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到底是什么支撑着革命先辈密切联系群众?现在有事什么阻碍了我们的干部下乡? 

问题:请根据材料内容:结合两学一做,写一篇1200字左右的文章。40

参考答案

做强内功方可美名外扬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留下美名、万世传扬。这,无不是每一位从政者梦寐以求的目标。课时,当下有些官员,不是思考怎样实干苦干,而是盘算如何追名逐利,而是寻思当官作老爷。这种现象严重损害党的形象,伤害群众感情,影响事业发展。在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必须演绎规避,及时纠正。要坚持干字当头、实字托底,做强内功、做出实绩,才能让群众留下称赞,让城市留下美名,给个人留下气节。

 一、务实才不徒有虚名。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就看城市改名,真得就会一夜成“名”、一“名”惊人吗?我看未必。城市的发展仅仅靠“名气”驱动是不够的。应当多修“内功”、做强“底盘”,正真让城市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生态良好、民生改善,才能为民众带来福祉、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历史留下文脉。“面子”多亮,名声多响,如果不注重“里子”的涵养、注重“内功”的修炼,都不会太长久。当前,我们正在开展“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如果光喊口号、到处香味自己脸上贴金,可能只会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所以,务必实干,才能解决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要坚持崇实谋划,踏实肯干,把问题想得更细致,把方案谋得更周全,把措施做的更具体,才能让人信服、被人点赞。

 二、勤政方可用于担当。当前一些党员干部思想褪化、意志消沉、懒政怠政,说到底是党员意识、宗旨意识、责任意识不强的表现。如果干部安于现状不想为、思想僵化不会为、瞻前顾后不敢会,就会贻误战机、影响发展。碌碌不为的太平官只会招来群众的“骂名”。因此,开展“两学一做”,就是要对给自己常常照照镜、洗洗澡,看看身上是否存在这些毛病,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从灵魂深度克服精神懈怠、能力不足、消极腐败、脱离群众的危险。当前,我们的改革发展已到深水区,前进路上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风险,我们一定不能遇到矛盾就上脚,碰见问题绕道走,而要勤勤恳恳,夙夜为公,时不我待,多做贡献。

 三、为民当知路在脚下。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做合格党员,就必须切实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绝不能高高在上、当官作老爷。比如,当前公车改革后,一些干部以无车为由少下乡或不下乡,这深刻反映了当前某些俺不宗旨意识的缺失。要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党员,就必须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热爱人民,忠于人民。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诉求、关心群众疾苦、维护群众权益,切实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名力,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自觉为人民公仆,让人民群众满意。

 当前,改革正当中流击水,来不得半点儿花拳绣腿、徒有虚名,唯有实干、勤政、为民,做强内功,夯实基础,才能真正做一名合格党员,才能不负时代,不负群众,真正留下一世美名,不断开创改革发展的新局面,共同谱写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公考.png